2)第1章 小皇帝_朕的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派冬日萧索之景,萧偃拥紧裘衣,知道借游园之时薅点野菜叶子和果子充饥是做不到了,上书房里肯定点心也都撤了,他只能尽量少动,这样才能让那点清粥在肚子里待的时间久一些。

  他进了上书房,拿了本书开始静静地看,不多时磨好墨的小内侍果然也懈怠了,毕竟小皇上一开始看书,那就是看许久,很快他们陆续悄悄退出了上书房,萧偃知道,他们是去东侧的门房里赌钱去了。

  这是他有意识的纵容出来的习惯,宫里大量值守工作,值守的内侍们无聊,必然是要赌钱吃酒耍子,萧偃有意从来不催他们,也从来不问,他们也就越发懈怠胆大起来,经常白日就在茶房里头赌起来。

  但他不会管,只有这样子他才能有点独处和喘息的时间。

  萧偃转到了书架后头,想要找一本在大学士们眼里的“闲书”,给皇帝授课的大学士们总是很严厉,他们轮着给年幼的皇帝讲授,却又各自对不同的书论嗤之以鼻,萧偃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便是饱读诗书名声在外的大学士们之间,对同一个文论的理解,也会立场相悖,针锋相对,想来这就是文人相轻。

  但除此之外,他们对小皇帝要看的书,却都是严格列着清单的。

  明明显然他们自己不仅仅只看这些书,为什么却严格限制自己看的范围?

  萧偃很早就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开始悄悄地在上书房里寻找书单范围外的书看,显然,先代萧氏历代皇帝们并不仅仅只看那些四书五经,他在上书房里找到了许多显然属于历代先祖们的私藏。

  比如《云笈七签》、《黄庭经》、《抱朴子》、《游仙歌》、《帝子浮游录》等等,显然都是英宗留下的。

  英宗名义上是萧偃的祖父,据说年轻时十分英明神武,但到了中年,传说在游猎时遇到了仙人,之后便醉心于修真,收集了许多神鬼修真之书,大概希望能够修成长生不老之身,超脱凡俗,万寿无疆。

  可惜最后他死于一粒丹药,献丹的道士被车裂而死,那之后民间修道之风稍稍敛了些,但到了太后,又开始崇佛,佛道同源,渐渐民间又开始推崇修行起来。

  萧偃之前出于好奇,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也看了不少,但也知道大学士们是非常忌讳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更是担心皇帝移了性情,也因此他小心地隐藏着自己看过这些书。

  他还发现了不少绝对不该出现在宫里的话本戏本子,什么《游龙戏凤》、《玉英传》、《春闺史》、《银屏传》等等,中间还配着精美插画,只是包着正儿八经的书封。

  民间的话本用词十分大胆,情节又极荒诞不经,这应该是前代,也就是自己从未谋面过的悯宗,名义上的父皇藏着的。

  悯宗十分荒唐纵欲,后宫宫人无数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