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章 早当家_我的一九八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国家助学金一起发下来,油票和鸡蛋票等被学校食堂征用了,买饭票需要钱和粮票,买菜票只需要钱。

  当时社会的平均粮食定额只有二十八斤,只要是城里户口,生下来就有,孙父孙母是江钢的一线工人,孙父一个月有三十六斤粮票,孙母有三十四斤粮票,听孙父说,炼钢厂的一线工人一个月有四十二斤粮票,非常令人羡慕!

  由于父母的粮食定额高,孙家当时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小时候虽然没有饿过肚子,但油水很少,一家五口人一个月才有二斤半菜油,他长得瘦长除了遗传外,还同小时候油水跟不上有很大的关系。

  汉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一斤,回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一斤四两,另外五一劳动节和过年还供应鲜鱼。

  每月每人一斤猪肉,在前世吃肉很少的孙健眼里已经很多了,但父亲晚年告诉他,有一次他买回二斤五花肉,母亲烧了一大碗,父母还没有吃到一块,就被兄妹三人风卷残云,碗里只剩下四块,被孙健叫停,孙父孙母一人才吃了二块!

  孙健同学上卫校后,政府发的油票、肉票和蛋票等都被贴进学校的伙食去了,学校的伙食还有国家补贴,饭菜比Z医院分校的食堂便宜的多。

  Z医院食堂一个青椒炒肉要二角五分一份,小白菜七分一份,而卫校食堂的青椒炒肉只要二角,小白菜五分,在本校十六元钱的甲等奖学金,吃饭就够了,但在Z医院分校食堂,吃饭要二十元。

  在本校过“十一”或者放假前,学校还给全校学生会餐(本人交二角,学校补贴八角),发一张会餐票,中午到食堂领取一条炸鱼(或者烧鱼块)和一盘烧肉圆子(八个),米饭自己买,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就像过年似的。

  这个时代,学校的潲水缸都是空的。

  学校夏天还发冰棒,期末考试前还发二个鸡蛋补充营养。

  还有秋季和春季运动会,早晨,每个学生凭票免费领取二个大肉包。

  学校每半个月左右,组织学生在五一俱乐部或江南剧场包场看电影或戏剧,《三十九级台阶》和《神秘的黄玫瑰》等就是在五一俱乐部看的,话剧《野妞,回来吧》等就是在江南剧场看的。

  那个时期看电影,学校包场,三分钱、五分钱一张票,孙健上卫校第一年看的电影,加起来似乎比重生前二十年看的还多。

  Z医院分校周围的电影院更多,有人民剧院、江南剧院、中圆剧院、江城剧院和解放剧院,孙健和同学的业余生活之一就是看电影,有一次,孙健和二个同学到中圆剧院门口花了一角钱从一个黄牛手里买到三张“飞票”,一人花了三分多钱就看了电影《白领丽人》。

  八五年,国家取消了三十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采用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采取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贸市场繁荣起来了。

  如今,不要肉票和蛋票等就能在农贸市场买到鸡鸭鱼肉和鸡蛋了。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