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邦有道,谷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因为厌恶官场于是郁愤不平向上递交辞呈回了苏州!”

  这宋朝递交辞呈可并不意味着退,而是同样会授予一些职务做不到全身而退,贺信因为有老师的关系,所以被外放到了杭州这样的富饶之地任一虚职。

  “因为怜惜我年老体衰,所以郎君特意留我在东京守着这宅子,我无儿无女心中唯一的心愿就是好好守着这个宅子,盼望郎君回到东京之处尚有一处落脚的地方!”

  说着为杨秉端来一份茶汤,吴六并没有进入宅中而是守在外面。

  杨秉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与其说是看守老宅不如说是为老人在东京安排一住处。

  杨秉从老人手中接过茶盏,微微颌首继续问道:“丈人,老师临走之时拖您给我留了些什么话?”

  老人叹了一口气,神情愈加萧索起从一处拿起了一封信:“这是郎君托我转交与你的!”

  杨秉接过老人手中的信,连忙拆开心中急迫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可是看信之时却是唯恐看的不仔细。

  当眼前的一封信全部阅览后,竟然不觉已经潸然泪下。

  信中不仅仅有对于他的赞誉,还有殷殷期望感叹过往时光如飞梭,今后青灯古佛一人终老,以及言明此生恐将不复再见,也莫要再去寻他。

  情绪有些低迷失落的他走出了院子,将信郑重了收了起来。

  “郎君,我们接下来是回去,还是去往别处?”

  今日乃是杨秉休沐如今也正值午后,他思索了一番道:“吴六哥,去往马行街吧!”

  虽然上一次在马行街遇刺,仍旧心有余季但不至于在心中产生了心里阴影。

  这凶手刺杀他,可以在马行街也自然可以在宣德门和朱雀门这样的地方,所以若是为了躲避刺杀就不来马行街自然是荒谬的想法。“哈哈,快看这里!”

  “你们怎可私自逃学?”

  一群孩子的嬉笑打闹声引起在马车里杨秉的注意,因为除去孩子的声音还有一道熟悉的声音。

  他让吴六将马车就近寻到一处拴马桩停下,下了马车的他恰好看见好友杜长风被两个孩童戏耍玩弄。

  而杜长风则是一脸无奈,只能言语之上进行规劝。

  两个孩子倒是十分熟悉,当初初入汴京的时候就瞧见过一群孩童,也是身着如此制式的襕衫。

  有人在这个年纪在父母严加管教之下,刻苦学习四书五经,而有人则在这汴京街头逃学肆意游窜。

  情绪有些低迷的他,此刻见到这种情况也是一脸严肃,可能是师生关系触动了他吧!

  两个孩子在远处扔着石子,全然没有在意杜长风这个作为夫子的身份,没有尊师重道的品行。

  就在他们嬉笑的时候,只见背后有一双大手将他们拎了起来。

  他们性子顽劣,极力的想要挣脱可是却是纹丝不动。

  有一个孩子,口中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