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谈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涨死。大街上横尸遍野,走几步就会遇到饿死的人,到更甚之时会有易子相食的违背人伦之事发生,这书中写的易子相食不仅仅是一行文字而已!”

  他有上进枢密院的野心,可是他也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若是杨秉是这般秉性,他定要上疏弹劾,以免绥德县百姓之上有这样一个贪官。

  对于职责杨秉非但没有窘迫,反而笑着缓缓说道:“义安县的粮价一旦上涨,商人逐利定然会有一大批粮食涌入其中,这运输的代价并不低,到了那时供给大于需求之时,饥荒自然是迎刃而解!”

  听到杨秉的回答,马知节也是醒悟过来立刻抵掌大笑道:“文瑜大才,文瑜有管仲之才啊!你的对策,帮了我一个大忙,我等还在为此头疼呢!”

  如果说经济学雏形恐怕最早就是非管仲莫属了,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得以强国,当然如今的经济还未被赋予这层含义。

  杨秉对于马知节刚刚的指责并不生气,因为刚刚他愤怒的情绪恰恰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为了百姓着想的好官。

  一旁的幕僚李相宁也是说道:“文瑜之才担任这绥德县知县一职,定然能够做好这一方父母官!”

  当然马知节也好,幕僚李相宁也罢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决策,就对于杨秉的能力十分信任。

  可至少证明了对方不是一个书呆子,只知读书不知变通的庸人。

  这一点才是他们所看重的,能够想到这个想法,自然不是那种只知道一成不变,不知变通的文人能够想到的。

  杨秉对于这有些过高的赞誉自然不敢当,拱手道:“不敢当此盛誉,不过是些急智而已!”

  这管仲是什么人?当初如诸葛孔明也是自比管仲乐毅,以此作为目标他又有何底气应下。

  马知节对于杨秉的这幅姿态十分满意,不得不说杨秉提出的应对策略乃是上策,当然这也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延州的贫困。

  比不得汴京以及苏杭之地,那里有常平仓里面有存粮,所为的就是遇见饥荒可以调拨赈灾。

  当然真的闹饥荒,这常平仓能不能拿出粮食也是两说,镇守管理的官员无所事事,未免不会生出监守自盗之心。

  马知节对于杨秉的态度也是大大改观,不因年少而再生出轻视之心。

  与他谈起了延州的风貌人情,一旁的幕僚李相宁对此十分了解,甚至有些具体情况都是由他补充。

  可是令马知节惊讶的是,杨秉说起延州地带竟然像是世居如此一般,不仅仅是地貌河道,还有风土人情都是娓娓道来。

  他诧异的问道:“文瑜,我记得你的籍贯乃是杭州,为何这千里之外的延州你竟然如数家珍一般,比起老夫了解的都更加贴切!”

  杨秉道:“我在汴京之时便喜欢读书,有幸进入馆阁得官家恩准,可以进出崇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