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皆是叩首不敢说话,那为首的吏员壮着胆子昂起了头说道:“知县,小的们冤枉,这县衙派发的白米,需得加上这一套工序方能入得了饥民之口!”

  这套工序从最初一开始的初衷是好,可渐渐就已经违背了一开始的好意,县衙内的小吏经过这一层层的盘剥,县衙派发的十成白米真正到了抚恤救灾就只剩下了两三成不到。

  不够就加入沙粒还有水,如此之下喝进了肚子里,一次如厕的功夫肚子便又空空如也,还有行如此重力活去重建乡里。

  杨秉气极冷声说道:“看来你做的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那吏员将头伏低道:“小的不敢居功,皆是县衙各位上官治理有方!”

  杨秉脑中思索一番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想起后世赈灾时有句话叫做:“粥要插快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

  他看了一眼跪伏在地上的这些吏员,说道:“给我拿一些快子来!”

  黄宝心领神会立刻从远处拿了一把快子,杨秉接过后将快子握在手中就要插进缸中。

  只见那些快子很快都漂浮了起来,周围的人皆是疑惑不解,不明白知县这番操作是什么意思!

  只听见杨秉沉声说道:“我不论你们之前是何规矩从中加入多少沙粒,自即日起缸中只能有白米与水,以快子为准!”

  许多人表示不解,快子是什么丈量单位吗?

  还没等其他人提出疑问,杨秉继续说道:“快子浮起,人头落地!”

  那刚刚还说话的吏员一下子磕头如捣蒜,其他小吏也纷纷叩首不止。

  一旁的黄宝也是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知县,那个在百姓面前和煦如春风拂面的知县,和在吏员面前铁面无私的知县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倒不是杨秉心狠手辣,而是他明白慈悲心肠是没有办法治理好绥德县,自从都有慈不掌兵而做官与掌兵自然也有异同的地方。

  甚至连一向以镇定自若处之的韩遂也被这新任知县铁血手段所惊吓到了,自认为了解了这新任知县背景的他,认为这年轻知县不过是一个有些理想和骨气的词臣而已!

  能够写得了好文章,不过对于治理地方却是差的很远。

  可是这个知县可是比起他这个将门子弟都要更铁血,让他一阵恍忽觉得自己不在县衙而是在军中。

  他立刻站了出来说道:“知县此定罚是否太过酷烈,改作革除吏员身份最佳!”

  于是又有更多的吏员出声说着,不过围在四周的兵卒却没有任何动静,站立在那里肃穆庄重。

  杨秉沉声道:“此次能够饶恕了他们的罪名,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此事勿复再议!”

  在大宋的知县职权是很广的,无所不统,无所不揽。

  不过知县对于徒刑是没有审理权,如真正将这些吏员处以死刑是需要送往州署定责的。

  不过并不意味着知县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