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知行合一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他都一一回答,甚至引申其意。

  两人的相处方式倒有些亦师亦友,在杨秉看来何景对于读书的态度将来若是治学也能成就一方大儒的声名。

  这大儒与名士可不同,需要对于经义与文章都有一定造诣。

  这东京的繁华让人目眩神迷,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凋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私宅庭院犹如园林一样华美,放眼所见皆是如梦中画卷上的美景,可那画卷上的美景如眼前所见却是少了颜色。

  入目所见如一张篇幅极大的画卷在自己面前铺展开来,直至人物由静化动。

  一旁的何景说道:“先生也是第一次来东京吗?”

  杨秉颌首点了点头,周祯倒是故地重游当初在东京城里与友人也曾赏花游乐,在这京城脚下畅谈国事,如今再看更显景致妍丽。

  书生意气总是喜欢指点江山,年少成名的人心中怎么会没有一点傲气。

  这完全是一幅盛世光景,如柳永诗中所云:“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

  这上半阙可谓是道尽了东京汴梁的繁华,观此景在联想到这首诗只觉得果真是无一处落差之感。

  他曾经也会因为网上一些网拍的图片还去原地址,想要看看图片上一样的美景,可是却发现却是两幅景象。

  没有想到千年前的文字描述比起图片还要写实,这举国上下都是一副歌舞升平。

  可是这样的繁荣昌盛还能维持多久呢?想到这里不免感伤了起来,脸上没有了喜色反而露出了忧容。

  青荷与绿珠都是第一次来到东京,她们从出生至今因为杨秉的缘故才知道临安与东京的景象。

  十几年都是在钱塘对于东京的繁华,也只是通过他人之口的传述而已。

  就连一向成熟稳重的青荷也和绿珠一样,看着这东京的街道花了眼。

  两人若不是跟在杨秉身边,早就按耐不住少女的心性了。

  她们私底下议论着东京小娘子的妆容如何精致,她们身上的香如何如何好闻。

  而吴六再次回到繁华的东京城也不禁有些感怀,这汴梁大居不易。

  只不过来到了东京就能见到许久未曾碰面过的旧友了,想到这里一向不苟言笑的他也嘴角上扬。

  一路走着突然看见了一条船正在逆流通过虹桥整座虹桥没有桥柱,全是用巨大的木料,凌空构架而成,涂着朱红的颜料,就像美丽的彩虹降落在人间。

  这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虹桥吧!不立桥柱,通过横梁穿插搭置、相互承托的方式,构成整体的拱形结构,具有长虹临空的外形,所以就称为“虹桥“,也叫“无脚桥”。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