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东华门唱名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

  “我听闻小郎君在这汴京城的才名,想要小郎君在这里留下一副墨宝,便提这幅招牌即可”

  “这幅老招牌已经陈旧不堪了,到时候再将小郎君的墨宝表起”

  “诸位在这里的消费今日统统免了,这里还有一些润笔钱郎君还请收下”

  这家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店虽然规模不如汴京的十二正店,可是若论生意和客流却是丝毫不逊色。

  且这家店已经在汴京开了十数年了,不知有多少老客他给杨秉的钱财并不少,有两百贯钱。

  这文人墨宝向来价高特别是名声大的,这汴京城里不论是酒楼还是邸店都有用文人墨客的墨宝招揽客源的讲究。

  有杭州的士子笑道:“掌柜的真是会做生意”

  杨秉笑道:“刘掌柜,这些钱便算了就将这块招牌的钱抵去我这些同年吃的这些包子如何?”

  刘掌柜道:“郎君莫要打趣老儿,我也不是吝啬的人这润笔的酬金我也不会少的”

  几番推脱最终还是收下了,这是汴京城里的规矩杨秉也不好去打破了。

  主要是这家包子味道的确不错,皮薄馅大,饱含汤汁和后世所吃的灌汤包味道并不差异了。

  很快就有店里的伙计将文房四宝都拿了过来,显然早就已经备好了。想来从来进门的时候,这刘掌柜就吩咐伙计准备了。

  杨秉已经许久未曾为人留下字了,距离上一次的时间还是在年前赠予吴家之时。

  没有任何迟疑提笔蘸墨,便挥毫写下此店的招牌名。

  除去身边的何景心里有准备之外,其他的杭州士子皆是赞叹道:“早就听闻文瑜有一手好字,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一旁的刘掌柜的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这钱花的太值,仅仅这幅字就值这个价钱了。

  这里常有文人墨客光临,刘掌柜自然是有些见识的。

  众人吃完后离开时刘掌柜的将酬金交到了杨秉手中。

  逐渐夜深,春寒料峭这夜晚的凉风习习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微凉,需要多添上一件衣服方为保暖。

  仅仅一件单衣是很容易着凉,等到了四更天的时候杨秉已经醒了。

  而一向嗜睡的绿珠也离开了床榻,和青荷一起服侍杨秉着衣。

  以往向来都是杨秉独自穿衣,不过今日却是不同。

  他穿上了白色的襕衫,靴子还亲自为他戴上了幞头,街上还是静谧无声其他人还犹在梦里。

  而在门外的吴六早就已经恭候多时了,杨秉坐上马车与两人道别驶向了东华门。

  不多会的功夫,天也渐渐亮了街上的马车也多了起来,他们都是上朝的官员,不过今日却是更加热闹一些。

  有些官员拉开帘子看向外面,今天是进士赐第东华门唱名的日子,有些官员也回忆起当初的峥嵘岁月了。

  这朝廷上下一应官员,皆是通过科举才步入朝堂为官的。

  当初他们也曾经历过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