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另一种形式的移民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用钝刀子割肉。

  五代皇帝这么坚持不懈的维持了一百多年。

  首先是禁绝大明人为奴。

  其次是实现奴仆登记制度,从而彻底杜绝任何形式的隐户。

  然后限制可用奴仆的族群。

  接下来限制不同身份阶层持有的奴仆的数量。

  到了太上皇朱仲梁在位的时候,又进一步收紧了奴仆贸易政策。

  皇孙朱靖垣禁绝了墨族奴仆输出,还提出了彻底废奴和衣锦还乡,返祖归宗的处理方案。

  现在,在朱简炎这一代,又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了。

  朱简炎要在大明本土彻底禁绝奴仆。

  在这个时间做这个决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现在大明缺少人口,新拓之地缺少移民。

  而大明本土的奴仆至少有两千万人以上。

  这都是被调教好的顺民,肯定比新招纳的土人容易管理。

  不过策略仍然是尺进寸取,仍然留了足够的余地,没有彻底的无条件废奴。

  还允许藩国继续持有奴仆,也允许带着奴仆移民特定的藩属国。

  反正目的都是移民,奴仆的主人带着奴仆自己移民出去,朝廷其实还省心了呢。

  愿意交出奴仆的,也是采取朝廷赎买的方式,移民最确认的地方当奴工、奴军、妻妾。

  这本身是长期政策的延续,有顺应了当前的时政需求。

  就算是已经相处融洽的君臣,最多也是稍微扯皮一段时间。

  争取一些更好的补偿条件也就接受了。

  现在新皇帝登基不到两年的情况下,朝中大臣正在迅速更替的情况下。

  条件也不用争取了,只能直接照办了。

  熟悉历史的老人,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大明皇帝的政策方向,始终都高度一致。

  在限制奴仆这一点上就是如此。

  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后续的某个几乎默认的继承人,肯定还会继续限制奴仆的应用。

  因为他已经提议过直接废奴了。

  很多大臣都明白,奴仆贸易和奴工已经彻底没有前途了,还是继续发展正常实业吧。

  航空和造船应该都是好的方向。

  现在的两代皇帝都支持,几乎默认的下一代继承人,那更加是强烈支持。

  开放民间造船业是他推动的,新一代军舰是他主持设计的,航空工业协会是他组建的。

  这就是未来的长期的政策支持方向。

  朝中大臣们也没有深入的交流,因为现在朝中局势还比较混沌,派系和利益还不清晰。

  尚书、大学士们默默的观察自己的同僚,确认没有人主动站出来反对和质疑之后,也就在心中做出了同样的决定,然后非常有默契的去做事。

  各个衙门内部都开始开会,朱简炎这个皇帝没有召开御前会议,但是部门不能不开会。

  得把消息和风向放出去,得让各级的官员沟通内外。

  礼部衙门的会议室里面,礼部尚书黄钺下发了皇帝的命令,简单介绍了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