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刘铭传出征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铭传是李鸿章手下一员淮军虎将,年仅28岁时就因战功被清廷“补授直隶提督”。当年刘铭传头伤后遗症复发,李鸿章保荐他出任陕西巡抚未成,刘铭传便心灰意冷,以“脑痛欲裂”为由,获假3个月回老家合肥休养。此时“铭”字营已有2万人马,刘铭传推荐甘肃提督曹克忠统领,但他回合肥不久,铭军武毅右营士兵不服曹克忠统领,发生哗变,刘铭传以荐举非人受革职处分,李鸿章为刘铭传说情也没用,他被革职回原籍,回乡大兴土木,修建刘老圩!

  刘老圩在合肥大潜山北麓的三四里处,那是一座三进三出皖中民居,呈凹字型,马头白墙,青苔小瓦,一条金水河绕圩而过,四周是深壕和石围墙,围墙上配五座碉堡、炮台,东南、东北角两座大吊桥,要进屋就得放下吊桥,跟古代的小城一样——刘六麻子一生屠杀捻军数万,此时赋闲在家,自然要防备仇家。

  当时南方已经进入梅雨时节,空气又湿又热,李经述和他的随从跟着刘家一位穿黑马褂的老头,从东南角的吊桥走进屋,就汗流浃背了。圩内即是内壕沟,每座吊桥处均有门楼,有两位背洋枪的家丁守护。李经述一看那些家丁,身子挺得笔直,明显受过军事训练,李经述估计刘铭传在家也没忘了军事,心里便多了三分把握。

  进到阁楼,后有盘亭,四面环水,清水中有浮莲,两只白鹅在莲间嬉叫。管家把李经述领到盘亭北面一间客厅,说:“公子请在这稍等,我家老爷在圩西的岛上读书。”

  李经述点点头,坐在客厅等候。过了半个时辰,汗透后背,刘铭传手里拿了一本《大潜山房诗稿》姗姗来迟,边走边说:“我还以为中堂大人贵人多忘事,把刘某人给忘了呢。”

  李经述微微一笑,并不说明来意,一个劲夸刘府清静,见刘铭传手中还拿着诗词集,跟他攀谈起来,从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谈起,再说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刘铭传一欲谈正事,李经述就打岔,然后推说累了,要休息。休息好了,李经述就去爬刘老圩附近的大潜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如此过了七八日,性急的刘铭传耐心渐失。那日,李经述提出要看看刘铭传家藏的古铜盘,这东西是刘铭传当年带人攻克常州时,在一个马厩里偶尔获得,拿回家后,一有客人来便搬出来炫耀。

  这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内底具长铭文字,通篇工整严谨。既是一件古文物,又是一件极其珍贵的书法作品,李经述伸手一弹,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传来,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李经述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