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记住一点_重生80之我的媳妇超旺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黄鳝还远远不够。

  一天赚二十五,虽然听起来不少,但对余天来说,这只能算是小钱。

  他真正想做的,还是在城市间倒买倒卖。

  利用信息差,赚取更大的利润。

  等攒够一定资金后,再扩建商业。

  八十年代通信很不发达。

  别说互联网,连打电话都算奢侈的事儿。

  信息差就是商机。

  只要买到好货,再倒腾回省城,赚钱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余天现在手里有将近一百块。

  他准备再攒攒,等凑到五百左右,便坐火车,出发去义城。

  义城距离春城两千多公里。

  虽处于同一年代,但各自的发展,却是天壤之别。

  八十年代的义城,从来不缺少传奇故事。

  从最初的鸡毛换糖,到21世纪成为世界的义城,只不过用了四十年的光景。

  随着改革开放。

  义城更是做出了一个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

  政府专门在义湖附近,开辟出一片新场地,作为小商品交易市场。

  这也是第一代义城小商品交易市场的雏形。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

  义城更是开通了公告: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卖,更允许多渠道竞争。

  如此一来。

  之前那些挑着担子流窜在街巷里小商人,便不用再东躲西藏,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市场里进行交易了。

  “你准备去哪儿?”

  李婉柔听余天要出远门,赶紧问了句。

  “义城,你还记得之前省城卖袜子的摊贩吗?我准备去义城批发一些好商品,回来让他帮着售卖。”

  余天抬头看着棚顶,想着未来的日子。

  “义城...我倒是听过,太远了吧?你对那儿了解吗?那里有咱们这儿好吗?”

  这个年代没有手机网络报纸,李婉柔的信息还很闭塞。

  “了解的不多...”

  余天闭上眼,“但也不少,起码,赚钱是没问题的。”

  除了袜子以外,其他即将流行的东西余天也都熟悉。

  喇叭裤、蛤蟆镜、漆皮鞋。

  这些东西,都是未来弄潮儿喜欢的装扮。

  可以说,谁能弄齐这一套,绝对是80年代的最潮流。

  只不过它们的批发价格比较高。

  相比来说,还不如袜子的利润丰厚。

  且短期内这些东西也没这么快流行,以后做起来,时间完全来得及。

  总之。

  一切还得等到了义城再说。

  一夜无话,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余天早早起来,带上三哥,两人直奔县城。

  未来一段时间,余天肯定要去义城逛逛。

  出差的日子,卖黄鳝的事儿,就要交给三哥处理。

  他有必要带三哥趟趟路。

  顺便和这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介绍介绍,熟悉熟悉。

  两人先去了面摊儿。

  留下二十斤黄鳝后,各自吃了碗鳝丝面。

  三哥还是第一次吃带这么好吃的面条。

  他说啥都想不到,黄鳝去掉腥膻,味道竟然如此美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