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舍之道_财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无病因为对柯达收购案产生了怀疑,所以就开始搜集更加深入的材料来对整个收购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原本介入此事的六人也增加到了二十人,

  得出的结论就是,此收购案的实际意义,无非就是柯达实际上花了不到两个亿的美元,就取得了在中国胶卷业三年的垄断地位,企图以此为代价,将富士彻底赶出中国市场,使自己成为中国市场上的唯一霸主。

  “这么做的话,可是有点儿不厚道了。”范无病之前还对此事保持比较积极的态度的,但是看到了实际的收购案细节之后,就有点儿不乐意。

  怪不得这事儿能够谈好几年,主要就是因为里面的条件实在是太离谱儿了,也不知道朱老板是怎么想的,这件事情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只看外表的光鲜的话,大家可能认为没有什么,但是注意到其中的内幕之后,只会对此事感到厌恶,对柯达的险恶用心非常厌恶。

  范无病调查了更多的情报,这才搞清楚叶莺加入柯达,主要是因为柯达公司的总裁裴学德。在没有做柯达公司的总裁之前,裴学德是摩托罗拉公司的总裁,他曾邀请叶莺加入摩托罗拉,但是遭到了拒绝。

  当时叶莺刚被美国政府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她在公使衔商务参赞位置上也一路顺风顺水,做得十分出色,她的轿车能够自如出入包括中南海在内的中国中央各大机构,其政府关系可见一斑。

  后来,裴学德加入了柯达,并再次.相邀,叶莺没再拒绝。

  尽管叶莺一再声称其加盟柯.达与自己的政府关系并无关联,但她的政府关系显然为协议的最终出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柯达收购案协议的谈判本身就是一起的堪称经典的政府关系运作。

  到了现在,谈判已经历时四年之久,项目涉及六个.省市,十个城市和四个部委。其中政府公关的技巧主要有两招,第一是在柯达的努力下,去年中央政府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中央协调小组,由两委三部的政府官员组成。同时,受柯达委托,由外经贸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撰写的柯达全行业合资模式的研究报告,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界、学界对这种模式的疑虑。

  在发现这两点之后,范无病就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道裴学德找到叶莺实在是神来之笔,以叶莺本人对于中国官场深入精髓的了解,才能搞的定这种全行业收购的案子。

  据说叶莺加盟柯达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专攻政府关系,在内部工作会议上,她把发展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关系列为中国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条,她很清楚,在渐进式的中国经济改革中,跨国公司要顺利拿下中国市场,还得向中国政府要,而政府又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个个握着权柄的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