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8章 科举改革_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人寒窗苦读十数载,所耗资金,必将为海量,恐成为国之负担也!”

  邵辅忠赞道:“刘大人所言甚是!更有甚者,苦读数十载,而每年又有新的学子入学,长期累积下来,到时候,我大明人人由朝廷供给读书,则百业凋零!”

  ……

  黄晓哈哈大笑:“本王何时说了,人人都要寒窗苦读十数载?不是读书的料,那就没必要再读了!

  从蒙学开始,就已经是采取淘汰制,三年蒙学,无法考入童生,则不用再读了!同理,童生三年后,无法考取秀才,也不用读了!”

  众人都是愕然。

  黄晓续道:“我朝读一辈子的书的人大有人在,很多读书人,甚至考三四十年才能进士及第,入朝为官!

  他们把人生美好的时光都虚度了,而且给家庭极大的负担!纵然中进士为官了,他也已经老矣!又能为国效力多久?”

  “更有甚者,一旦为官,就贪腐成风,要把这数十年的投资捞回来!”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勉勉强强的中进士,足以说明资质平平,于国无益也!”

  “当然了,以往的科举因为读书人的基数过于少,且,儒学过于繁杂,也不一定是资质的问题,本王,无意贬低谁!”

  “但,这种机制是不公平的!以往读书人是少数的,很多有天资的儿童,因为家庭缘故,没有机会出人头地!”

  “若,人人蒙学,这些天资聪颖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再则,每个人蒙学之后,也可以使人不至于成为睁眼瞎!”

  “至于,资费的问题,朝廷承担的其实都是精英栋梁之材的费用,能有多少呢?且这些投入是必要的!有了这些栋梁之材,我大明又如何不强盛!”

  满殿之人,人人为之折服!

  朱由校大笑:“好!诸卿,还有何疑惑?”

  “臣等无话可说!贤王之策,乃利国利民之策,臣佩服!”

  “贤王之策,教化天下,数代之后,我大明人人均能断文识数,朝廷的旨意,底下官员再也无法蒙蔽圣意,就如此次新政一般,若人人能识字读报,恐怕早就施行天下了!”

  “臣,附议!”

  ……

  刘懋道:“贤王之策,的确为良策,然,秀才,举人必将众多,其优免田丁税,也必然众也,对国库税收势必有影响,敢问贤王,此事如何处置?”

  众人都是一愣。

  黄晓看着杠精刘懋,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有这样的挑刺的大臣,是一件好事。

  黄晓笑道:“刘大人,这个问题提得好!”

  “以往,家里有一个读书人,几乎得全家供养其读书,朝廷给予优免,也是出于补贴这些寒门学子的目的,也是出于表彰其的一份荣耀!”

  “但,今后,这方面的负担不存在了,这份优免自然不再延续了!新政的劳役取消了,读书人的人丁优免已经名存实亡。

  再则,一成的税赋,也再也不会有百姓投寄土地到秀才举人名下了!不过,对于其荣耀,本王认为可以表彰!其优秀者,则可以给予金钱的奖励!”

  “如,设立皇家奖学金制度!每一个阶段,取优秀者给与奖励,比如,怀远县,今年蒙学一万儿童,其中考取童生者五千人,其中分值最高的前一百人,给予相应的奖学金!以资鼓励!童生考秀才,秀才考举人,举人中进士,均设立奖学金,金额以蒙学最少,进士最多!具体可以由诸位商议!”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