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此新声也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勋奉使关西,临行前献诗一首,这首诗当然也不是他自己做的,却也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东裁西剪,拼凑而得的。

  前四句抄的是李白《古风》中一首的开篇:“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太白峰在武功县东南方,因其高耸入云,峰巅终年积雪而得名,是勋在这里用以指代关中地区。李白说太白峰“去天三百里”,以言其极高,是勋故意改成“三千里”,是以“天”来指代许都朝廷,以太白距天之远,来代表关中地区远隔于王化之外。

  再八句是化用钱起的《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原诗相关词句为:“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惊蓬连雁起,牧马入云多。”改完以后的意思是说:皇威未振,诸侯擅斗,却放着长安的逆贼不肯讨伐,如今我手持节杖,率千骑西行,料想应当如同践踏蓬草、惊飞鸿雁一般,将李傕、郭汜一扫而空。结句是抄袭武则天《昊天乐第三》,其中有“闿阳晨披紫阙”句,意思是等我得胜归来还报的时候,想必朝阳正映照在宫阙之上,象征着朝廷之权威如同初升红日,冉冉而起。

  要是把这首东拼西凑的玩意儿念给后世某位诗词鉴赏家听,对方一定会判断说:“此非汉魏时语,乃唐人拟古诗也。”因为它的遣词造句和节奏感全都跟这一时代不合拍,倒深深蕴含着唐代风味——当然啦,本来就是三首唐诗连缀起来编成的嘛。是勋初到此世,倘若吟出这种诗来,肯定会被人骂不通。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他的诗名已经在许都打得很响了,同样的作品,街头艺人做出来雅也是俗,天皇巨星做出来。俗也是雅。

  因为是勋肚子里的魏晋诗真的快要卖完了,光剩下一大堆唐诗宋词,不抄吧怪可惜了的,想抄吧非得动大手术不可,这改诗某些时候就比做诗还艰难哪!所以前阵子见天儿有人来求诗,他就假装开创新诗风。抄了一些唐诗给送出去。好在这年月正是文风大转折的时代,很快就将迎来全新的“建安风骨”,大家伙全都在创新,先有孔融大走通俗路线,作《六言诗三首》,再有王粲以文人模仿乐府。作《饮马长城窟行》,最后到了曹丕,开始创作七言歌行。所以是勋才敢大着胆子把唐诗给囤出来。

  果然此诗一出,当即四外无声,隔了好一会儿,曹操才先反应过来,一边皱眉头一边捋胡子:“此新声也。”除此之外。再评价不出一个字儿来。是勋瞧曹操这表情,是不大习惯也不大欣赏这种风格的,不过那又有啥关系了?如今自己早已经不需要靠向曹操献诗来博取文名啦。

  刘协给出的题,小皇帝自己不能不表态。当然啦,他本身的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