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齐人有冯谖者_寒门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人有冯谖者》出自《国策》,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战国策》。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姓马的夫子让徐鹤背诵文章,周围人为什么会惊讶。

  之前说了,在社学里,读书也是循序渐进的。

  首先读的是《四书集注》、《孝经》、《小学》,

  次读《周礼》、《仪礼》、《三传》、《国语》。

  读完《国语》之后才轮到《国策》、《性理》、《文选》、《八家文集》、《文章正宗》和相应的史传。

  这些书人各一本,让学童们按照朱熹教的方法一一读下去。

  这里面当然也有变通,但大的顺序不会改变。

  按照徐鹤前身的读书进度,他连四书中的《中庸》都还没读,距离读《国策》还很遥远呢。

  马夫子出的题目明显超纲了属于。

  “夫子,徐鹤还未读到《国策》!”有一起参加社学的同窗起身帮徐鹤说话。

  但马夫子死鱼眼一翻训斥那人道:“我在教徐鹤读书,什么时候让你说话了?出去站着!”

  那同窗闻言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愿,但也不敢再说,乖乖去堂外站着去了。

  徐鹤此刻心中像是吃了苍蝇似的不舒服。

  他跟这马夫子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但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对方这是借题发挥整治自己。

  可为什么呢?

  所有行为的背后总得有动机吧?

  这时,他看到第一排空着的桌案,那个桌案的原主人是黄有才,听说这黄有才自从那天跪在龙门后,便被家人领了回去。

  这些天也一直没来社学读书,想来是伤了面子,暂时没脸出门了。

  但以黄有才那睚眦必报的性格,徐鹤不信他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更何况,这马夫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徐鹤得罪了黄有才才来?

  要说这里面没有关系,徐鹤不信。

  马夫子见徐鹤不说话,以为他怯场了,于是冷哼一声笑道:“徐鹤,我听说你昨日被县令大人点中县试案首,本夫子原以为你博闻强记,现在看来,呵呵……也不过尔尔!”

  社学学堂里有年龄稍大的学生听到这话时全都皱起了眉头。

  县试案首能不能中,这其实跟你读没读过《国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国朝科举,主要考察的是四书五经,朱子的圣人学说。

  《国策》这些书,当然也要背诵,但这只是作为正课之外的补充而已。

  很多举人、进士到老也背不出《国策》全部来,难道这些人没资格做县试案首的?也未见得吧。

  见徐鹤还不说话,马夫子刚刚还有一丝笑容的脸上顿时阴沉无比:“哼,什么县试案首,全都是蒙的!”

  徐鹤难道真的不会背这文吗?

  错!

  这文他不仅会背,而且很熟悉。

  其实后世很多人都会背这篇文章,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其实就是出自这篇文章。

  文章大意就是一个叫冯谖的人,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