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主谋_寒门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倭寇吗?”唐顺之皱眉道。

  徐鹤摇了摇头:“湖州地处内陆,距离海边尚远,朝廷明岗暗哨这一路上不知布置了多少,但对方能一一绕开,这明显就不是普通假倭能带出来的路!”

  唐顺之闻言一惊:“你的意思是朝廷官员里有人通风报信?”

  “不!”徐鹤道,“不一定是朝廷在职的官员,也可能是势力较大的致仕官员!”

  一瞬间,唐顺之脸色突变,目光灼灼地看向徐鹤。

  半晌后,他缓缓道:“亮声,你是说沈家?”

  徐鹤点了点头:“目前只是我的猜测!”

  唐顺之默默点了点头。

  徐嵩刚刚请开海禁,这个时间节点,恰巧在湖州闹倭,实在不得不让人怀疑。

  要搞明白其中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

  朝廷若是全面放开海禁,那对在走私上赚得盆满钵满的世家大族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但若是先行试点,开放松江市舶司,那对他们的影响就在可控的范围内了。

  之所以说是可控,就是因为,虽然朝廷设立了对外贸易的纲册,但这些纲册里贩卖的内容,却没有做出规定。

  松江沈家最大的产业就是松江细布,这种布,面料柔软,久穿不坏,是一种非常好的服饰面料。

  但华夏对外贸易中最出名的是什么?

  丝绸、瓷器、茶叶。

  瓷器、茶叶这个是江西秦家和福建几大家族的重点产业。

  沈家没有实力,也不可能跟他们竞争。

  那么,丝绸就必然成为沈家最大的贸易竞争对手了。

  有人要说了,丝绸?生丝江南都产,沈家能打压得住吗?

  能,而且非常容易。

  首先丝绸尤以南直隶和浙江的最为有名。

  但南直隶的生丝行业范围太大且很散乱,想要控制很难,而且朝廷在南京有专门的中官管理生丝、丝织,一方面供宫内使用,另一部分也是皇帝内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分销国内市场。

  所以,南直隶的生丝不能动,也没有必要动,它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国内,且是皇帝的蛋糕。

  那么浙江呢?

  这就不一样了。

  浙江的生丝产业比南直隶更好、更发达。

  尤其是湖州,号称【丝都】,每年从这里产出的生丝,量大且好。

  而且,还有专业的行会包销包卖。

  行会中的几个头头,正是侯家为首的浙江七行首。

  别看侯悦家就那几十间蚕房,那是因为他脑子里的小农经济作祟,其实他家真正的大头生意,是每年收购生丝。

  而且像侯悦这样的人家,一共有七户,垄断了浙省几乎大半的生丝产业。

  只要打掉了侯悦这样的人家,浙江的生丝行业,最少五年内没办法站起来对外竞争。

  而五年间,沈家早就完成了产业布局,可以将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从生丝转化为松江细布。

  一个市场,五年间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就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