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_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对于严庄的提议,安禄山当然大为满意。可哪怕他没什么文化,也知道不应该表现得太过急切。

  于是他在公式化地三请三辞后,于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半推半就地正式在在洛阳宫登基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定都洛阳。

  而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个比较有笑料的史盲鉴定器,但凡你听谁吹嘘说“香积寺之战”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叛军,就可以伸伸脚了。开打的时候距离安禄山称帝已经过去一年半,大燕皇帝都从安禄山换成了安庆绪。哪怕叛军之中就算是傻逼,也应该知道自己不姓唐改姓燕了。

  至于说唐军八小时阵斩六万,这种话听听就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唐军拿的是光剑和人信砍呢。有详实资料佐证的第一次单方面每日阵斩六万的战役,还要追溯到1916年的索姆河,那还是在毒气弹、火炮与马克沁,还有英军将领送人头式冲锋多方面加持下的伤亡数字。

  更有甚者把这次战役吹成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这种史盲真真是够了。你说他是唐军的转折点?不对啊,唐军赢完长安赢洛阳,但是在邺城大败亏输,从此陷入三吏三别中的无限制征兵征发徭役的惨剧……你说他是叛军的转折点,那更不对啊,叛军也是在打完邺城后喘的气啊。

  这场战役的最大影响,就是打赢了这场战役,而实际上官方的名字也不叫香积寺之战,明明是叫“收复长安之战”。

  如果说在整个收复长安的过程中斩杀六万叛军,那还是合情合理的。

  话题转回到当下,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到了长安。但长安人民的心很大,这个年依旧是张灯结彩灯红酒绿地该过就过,甚至比安禄山反叛之前过的还开心。

  让他们开心的原因无非有三个:第一,李隆基终于退位了;第二,杨国忠等一干奸贼被流放或是被处死,大快人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太宗皇帝他如闪电般归!来!了!

  那个男人,他回来辣!

  所以这个年不止是庆祝过年,更有庆祝太宗陛下显圣的意思在其中。

  对于李隆基的评价,长安人现在逐渐放飞自我,关于李隆基的各种笑话层出不穷,除开最早李清编出的那个“大唐得救了”之外,还有诸如什么如果十五年之前有人把他弄死的话,那他这一死对于大唐的贡献比他后半生加起来还要多。

  还有什么“他提高了朝堂的平均年龄,却降低了平均智商”,这话一听就是李清编的。

  良家子们每天都盘桓于县衙,或是禁军衙门,所求的就是能不能从个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跟着太宗皇帝平个叛,横扫不臣。

  被良家子们骚扰得烦不胜烦人的衙门无奈之下,只得去询问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