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8章 技术人才_从1987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省城回临东的路上。

  易飞默默地开着车,情绪一直不高。

  两世活了五十年。

  只有这几天,妈妈在的日子他觉得最安心。

  尽管没见过几天。

  但那种发自骨子里亲情是他从没感受过的。

  赵丽丽说道:“章氏要在临东和西阳投资,三方集团也要成立,妈妈会时不时来临东的,她也说了,等小辉长大了,就来陪着你,你不用这么伤感。”

  她能看出来。

  易飞很依恋苗惠昕,毕竟血浓于水。

  他从小没有妈妈。

  现在找到了妈妈,心思自然和以前不一样。

  易飞笑道:“也不全因为这个,现在摊子越来越大,我有点压力了。去年我刚回来的时候,本来是想在暑假的时候收些废品、鼓捣下旧电器,弄点本钱,在福利院的后院建几个大棚,冬季再挣点钱,本钱够了这个月底去倒腾国库卷,年底再买些股票,手里就有第一桶金了,却没想到现在把摊子弄这么大。现在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

  现在不仅丽飞的摊子大了。

  马上就要成立的三方集团谁去管理?

  想从赵总那里挖人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赵总那里的人都是贸易型和建筑型人才,对于重工可以说一窍不通。

  重工不是家用电器。

  它牵涉的太多,也太复杂。

  赵丽丽说道:“这个急不得,实在不行就从姚国庆他们那里找人,再想办法招些大学生来培养,如今的丽飞公司也好招人了吧?”

  丽飞公司现在在临东名气算很大了。

  甚至整个东江省也不是默默无闻了。

  还是有些大学生愿意到私人企业的。

  也可以到一些效益不好的国营企业挖人。

  各单位还是有一些像孙普辉、方凡这样有抱负人的。

  现在已经有国营单位的职工主动辞职,去南方发展或当个体户。

  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

  易飞说道:“干脆明天让郑韵到临东大学弄个现场招聘会试试,说不定能招到合适的人呢。”

  这时候能考上临东大学的,至少会学习。

  现在的大学可不像二十多年后那么好考。

  会学习的人,就值得培养。

  赵丽丽问道:“你准备招多少人?”

  从临东大学招来人,他们短时间内也不一定上得了手。

  顾万钧、姚国庆他们算是有工作经验的。

  刚毕业的学生,没人带的话,肯定有点无所适从。

  易飞笑道:“多多益善,每个公司都缺人,就说叶瑛那里,除了她和袁立忠还有点研发能力,其它几个技术员搞生产还行,研发的能力几乎没有。”

  这也和这些年袁立忠一直把持技术有关。

  他的技术来自海城。

  不用他搞研发,拿来稍做点改动就能生产。

  所以电热管车间一直没有研发部门。

  如果不是自己对电热管很了解,指望他们研发,以现在的力量别说领先国内外技术,能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