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都是尚书_墨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站在二皇子顾琝身后的沈明书赶紧点头。

  就是啊!把他爹调任礼部,那户部尚书不就空缺出来了,哪有这么拆东墙补西墙的!

  潘相这话虽然没说到位,可好歹有那么点儿意思了。

  他站在二爷身后,只是个习学,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要不然……

  沈明书恨恨的斜瞥了顾瑾一眼,他要是能说话,早就把他驳得无话可说了!

  顾晞坐在顾瑾下首,神情淡然,一言不发。

  顾瑾看着皇上笑道:“看今年的情形,纵不是前年、去年那样的丰年,也是个难得的好年成。

  连着三个丰年,从永嘉仓到各州县义仓,都该趁着丰年调换新粮,粜出旧粮,趁着调换,再彻查各处粮仓。

  旧年里,一到调仓查仓,常常水淹火烧,事端百出。

  臣以为,此事一定要行动迅速,刀锋要利,世子最合适。”

  顾瑾指了指顾晞。

  永平侯沈贺气的气儿都不匀了,巧取强夺到这种地步,他真是开了眼了!

  “臣的意思,”顾瑾接着道:“由世子权知户部部务,淮南西路转运使史平调任户部左侍郎。

  史平在淮南西路转运使任上两任期满,回京述职,年前已经回到京城。

  史平调任淮南西路转运使前,在户部做了十七年,由堂官到郎中,直至权户部右侍郎,两任转运使,考评皆是上佳。”

  “你们看呢?”皇上沉默片刻,看向伍相等人。

  “臣以为合适。”伍相欠身,干脆答话。

  “皇上,核查各处粮仓,以新换旧,这件事儿,年前臣就和二爷议过,也和皇上说过一回,户部已经着手在做了。

  至于到各处实地核查,臣以为,明书就十分合适,也正好给他一个习学的机会。”

  永平侯沈贺实在忍不住,抢在杜相之前道。

  沈明书憋着一肚皮的话,也只能拼命点头。

  查看粮仓这事他做过不是一回两回了,不就是过去看一趟,看清楚粮仓上的印字动了没有,还有什么?

  拿这个当借口实在太过份了!

  “臣以为,查看粮仓确实是大事,可世子亲自查看,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沈明书虽说年纪小阅历经验差点,可若是挑上一个两个积年老成的户部堂官,一同前往,臣以为也就十分稳妥了。”杜相欠身道。

  永平侯沈贺不停的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

  “说起粮仓,几处军粮仓,是不是也要一并查核调换?臣以为,这事儿得问问庞枢密。”潘相照例扯到另一件事。

  “嗯,再议吧,下一件是什么事儿?”皇上抬眼看向伍相。

  又议了几件事,诸人散了出来,永平侯放慢脚步,临近东华门,沈明书连走带跑的从后面赶上来。

  “阿爹!”沈明书赶的有几分气喘,“刚刚我跟二爷说了几句,让二爷凡事得有自己的主意,可二爷。”

  沈明书烦恼的叹了好口气,“他就觉得,都是为国为民,不该多计较个人得失损毁。我又不能多说。”

  永平侯沈贺摆着手,“二爷书生意气,皇上发过话,说他就是那样的性子,不让多说。他这里,以后再说吧。

  这事儿,得赶紧跟娘娘说一声,看看娘娘能不能跟皇上说一说。

  还有你小姑那边,也得赶紧去说一声,最好能说动王爷,进宫请见皇上,说上一句两句。”

  “我这去找小姑,娘娘那边,还是让姐姐去吧,阿娘往娘娘那儿,从来没能办成事儿过,娘娘最疼姐姐。”沈明书连声答应。

  “不是娘娘最疼你姐姐,是你姐姐有见识,有本事说动娘娘。

  你赶紧去见你小姑,我回去就让你姐姐进宫请见。”

  两人说着话,出了东华门,永平侯沈贺径直回府,沈明书直奔睿亲王府。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