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下山时谁敢拦?_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吐鲁番人有地么?

  也有。

  如今的蒲昌海尚且有渔船百余,何况吐鲁番南北两侧俱有雪山融水。

  但土地是贵族的,是马黑麻速檀的。

  吐鲁番城的民众倒也算还好,比之其它军城之人还有一些人拥有土地。

  但很少。

  卫央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行走西域之东两年多了待这里的沙丘雪原十分熟悉。

  北收吐鲁番,自北庭到吐鲁番再到叉失里扼守察合台人从北边进犯。

  还有一条路便是蒲昌海,此处位于两山之间,又是孔雀河、塔里木河东端,若扼守此处,察合台人便无法自大漠之中东进。

  “蒲昌海,罗布泊也,此处倒好办,待吃掉鞑靼土默特部自然落入我手中,有两万军民,足以遏制敌人,北路有些难,西有察合台,北有鞑靼瓦剌人,其间环境已日益恶化,决不可再增添人口。”卫央的计划很明确,收复西域之东而后,将当地民众迁出一部到哈密卫,而后分散于西陲诸卫,而以诸卫之人迁入吐鲁番,一边军屯,一边种树,只须逐步降低蒸发,有序增进开发,自然生态自会逐渐好转,毕竟此时还不是后世。

  那就得让这些早不服王化的民众听从他的指挥,目前最好的法子便是干掉一部分特别强硬的,征服大部分顺从屈服的,培养一小部愿意为他效劳的。

  这九千余人当先行此法。

  那么什么法子最好?

  卫央不愿以什么佛道驾驭,他偏爱以阶级定论。

  因此,以家中房屋土地加上牛羊先划分出几个部分就成了当务之急。

  满山坡民众迅速分成了几个部分,有田产者一伙,大约三五百人罢,家产最多也不过两三亩地,一二头牛。

  大部只是赤贫人。

  “尔等可知哈密土地之权?”卫央叫那十数个最愿意反抗的问。

  那几人一起说道:“只听人家说,地权在官府的手中,种地人可得二十年使用之权,其余不知道。”

  卫央命送饭菜之人细说。

  有人说:“原有的土地,本是王府的。经前些年战争,撂荒的地主颇多,王府遂收之。而后画一部为军用,乃军屯之田,民不可使用。其余一部分,有愿种田者,一人约取得两亩,一亩地年租三成而已。地权二十年,不可转手卖,若肯卖,也只使用权,更须到官府报备,否则为违法。”

  三成?

  吐鲁番人大惊,怎会有如此之低的租子?

  “留够自家吃,家中有人再做工,赚的钱又买买盐醋,又要买调料,逢年过节也要置办几套新衣,反倒激活了西陲的经济。”卫央道。

  “军队不要么?”这一次有千百人一起凑上来询问。

  卫央笑道:“军屯之田,足保军事用。民屯之田,足够无地之人用。且还有结余,所留结余便可平抑粮价,也可用以工程,这两年哈密人口骤然增多,结余才不多,若取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