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7章:日内瓦裁军会议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经济危机,德国自然是一个宰杀对象,美国利用帮助德国还赔款的条件,资本大规模进入德国,德国在战后完全就是一头美国的奶牛。

  希特勒走向读才,则意味着德国将摆脱美国的控制。

  德国要想强大,首先就必须摆脱美国的债务,同时停止支付赔款,同时小胡子希特勒对于法国有着强烈的政斧**。

  他要称霸欧洲,并扩张出足够的民族生存空间。

  他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开拓德国的生存空间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让希特勒此时感觉很郁闷的是,波兰已经加入了第三世界联盟,德国向西扩张的道路直接被波兰堵死了。

  然而越过波兰,就是苏联和俄国,俄国也属于第三世界联盟,而且是比波兰还要重要的第三世界成员国。

  以此时弱小的德国,要和常设兵力在八百多万的第三世界联盟作战,简直就是个笑话,此时德国的军队才十万而已。双方兵力差距是八十多倍。

  德国和第三世界联盟抗衡是没有好结果的,希特勒已经明确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觉得德国应该与第三世界联盟保持一定的友好关系,然后取得欧洲霸权,向非洲、巴尔干半岛等地区扩张。

  然后再伺机选择是加入第三世界联盟,还是与美国联合,只看谁能够给德国更多的好处,德国就和谁联合,对于德国的军事实力,希特勒是有极大的信心的。他认为,德国一旦加入某一阵营,必然具备影响战争走向的决定姓。

  希特勒认为这个策略还是很靠谱的,毕竟他一直以来,都在与中华帝国皇帝有私下的信件往来,同时还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的资金援助,只要德国能够在外交上稍微做出些动作,就能够从第三世界联盟那里获得原材料和军火供应,从而先打败周边小国,再干掉德国,甚至是干掉英国。

  美国绝不可能再向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以裁判的身份跳上擂台搏斗,因为第三世界联盟此时才是美国的最大的敌人。

  如果美国参战,德国大不了直接倒向第三世界联盟。

  希特勒的想法确实是有一定可行姓的,至少在发动战争能够得到第三世界联盟支持的方面是对的,也正是和中华帝国的计划不谋而合的,至于德国最后倒向谁,中华帝国并不是太在意。

  甚至中华帝国并不想和德国联合。

  如果说是俄国,此时俄国的经济被中华帝国高度垄断,已经是个半残了,就算是战后也没有什么威胁,毕竟这是一个买办政斧。

  至于德国就不同了,若是让德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存在,那么将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新的敌人。

  因此中华帝国的计划是,先稳住德国,让德国挑动白种人世界的战争,让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联盟先阵脚大乱,其他的后续再考虑。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