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次见面_我的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挑起战争的目的是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不让别人知道苏联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谢洛夫需要做的是,在大方向的正确路线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大势掩护小手段,最终将苏联的问题加以修正。从为人上来讲谢洛夫虽然毫无节操,但有一点认识的一直都很清楚,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他需要庞大的支持力度,目前来讲克格勃最为合适。

  苏丹南北战争一起,苏联只要表态站在一边,那么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援助多大的军备都会变得很正常。谢洛夫想要改造苏丹,让苏丹成为苏联的粮仓都不会成为国际视线的焦点,比起种地人们更希望看见的还是战争。

  一个没有面世的计划,在私底下可以有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正是因为如此,谢洛夫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招来了不少部门的人专门研究这件事情。苏联不缺资源,但这玩意谁会嫌多呢,运回苏联成本太高可以在这里直接出卖,钱这个东西没人会不喜欢,只是喜欢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计划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还是未知数,但总比苏联拿出国家储备黄金卖粮食要强得多。粮食问题如果在一战之前并非不能解决,要么对外扩张消耗人口、要么对内镇压强力平乱,根本不是问题。但五十年代世界咨询已经打通了,苏联为了维持住脸面不能这么做,历史上打肿脸充胖子消耗了储备黄金解决了粮食问题。

  稍微将计划书润色了一下,谢洛夫将计划书上报给克格勃总部,这时候必须要往使命感和荣誉感上靠拢,自然不能提军火贩子和掠夺资源的那一面,索性苏联有一根天然的大旗随时都能打出来,输出革命!赫鲁晓夫时期和苏联其他领导人的时期相比,多采取缓和的手段,但这只是相对的,该做的准备工作从来都不少。就算是赫鲁晓夫是第一书记,也不会明面上反对克格勃扩张苏联影响力的努力。

  把计划书送到克格勃总部后,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他也不知道克格勃主席会不会同意自己的代理人战争计划。就算是通不过谢洛夫也不怕,事情还不到火烧眉毛的地步。等到谢列平接任克格勃主席之后,他一样有时间再继续!

  不论计划能不能通过,先期的准备都是必须的,黑非洲本身就是美苏冷战的一个盲点。苏丹这个国家在非洲都算是个垫底的国家,有埃及人的帮忙渗透这样的国家,应该不会在额外的从国内调人过来。至于会不会引来美国的同行来和克格勃打擂台,等到时候再说。

  埃及的阳光比苏联要强烈的多,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让谢洛夫不由的眯住了眼睛,这让习惯在黑暗中活动的谢洛夫有点不适应,似乎有几天没有出去走走了。

  “将军,开罗来电!我们阿尔及利亚的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