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重回河东_三国之到底应该怎么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师,我们是来辞行的!”

  颍川书院,司马徽的房间之中,戏忠、郭嘉还有荀攸三人站在了司马徽的跟前。

  “嗯,我知道了,你们要记住一点,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忘记今天所做出的决定!”司马徽微微一笑,似乎对于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意外。

  “是,学生们谨记!”三人齐声点了点头。

  “你们出去吧,我跟子墨还有话说。”司马徽指了指一旁的项寒说道。

  “是!”三人离开了,房间之中只剩下项寒和司马徽两人。

  “子墨,老夫知道,你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忘记你的本心!只有这样,你才能一直一直,这样的走下去!”司马徽语重心长的说道。

  “子墨明白,多谢水镜先生教诲。”项寒点点头,朝着司马徽鞠了一躬。

  “嗯,去吧!”司马徽摆了摆手。

  “是,学生告退!”项寒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的离开了。

  不过,心中却在吐槽,这说话的意思,不是跟告诫郭嘉他们的话差不多吗?怎么还单独说?

  看着项寒离去的背影,司马徽微微一笑:“紫薇降世,破军和七杀环绕其周围,贪狼……似乎有点难度,不过,天下可期!”

  ……

  “志才,奉孝,公达,你们三个可以吗?”离开了书院,项寒有些担忧的说道。

  “主公,您就放心好了,要是我们三个到不了并州,那都没有资格辅佐主公了!”郭嘉笑嘻嘻的说道。

  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项寒是要先回河东,将关羽的家人,以及徐晃一家接到并州的,而剩下的郭嘉、戏忠还有荀攸三人,项寒没有想要将之带在身边。

  一来,何进对于项寒有恨,很有可能在去往并州的路上设伏,相比起跟在自己的身边,让三人单独行动或许还能安全一点。二来,并州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百姓们都十分的困苦,项寒希望这三人尽早到达并州,帮助整顿并州现状。三来,赵家村的那些百姓也是需要他们去安置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项寒才决定与这三人分开的。

  “嗯,不管怎么样,万事小心!”项寒叮嘱道。

  “主公放心,没喝到主公的酒,我郭嘉怎么会轻易死去呢?”郭嘉嘿嘿一笑。

  项寒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骑乘追风,一路向西行去,而郭嘉三人则是朝着北方并州赶路而去。

  分别之后,项寒的速度很快,他只带了关内侯的印绶,至于并州刺史的印绶则是交给了郭嘉三人,这样的话,到了并州,这三人也好行事。

  一路西行,没过几天项寒便来到了河东老家。

  河东老家,关家院子里,一个女子坐在那里,叹了口气:“哎,也不知道羽哥怎么样了。”

  这……

  项寒认识这个女子,这便是关羽的妻子,胡氏。不过,让项寒惊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