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功在千秋_大唐第一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傅,张师傅...你们三人一起加上,那本王感觉就够我太子之位。”

  “好...老臣加了。”孔颖达气冲冲的走了出来。

  跟在孔颖达身后的还有张玄素,这个老家伙也是毫不犹豫的赞同...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那简直就是东宫的三道紧箍咒,成天就会装逼,然后拖李承乾的后腿。

  其实李承乾并没有那么的不堪,都是被这三个老家伙给诬陷的,然后大张旗鼓的给传了出去,说真的,李承乾真的是恨不得将这三个老头给抽一顿。

  看着三位老头气冲冲的走了出来,李承乾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道:“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公平的对赌了。”

  “太子...闹够了没有?”李世民呵斥一声。

  李承乾却回身看着李世民笑道:“父皇...儿臣可不是胡闹,儿臣确实有为父皇解决此时关中大旱的妙招,而且还不是两位弟弟那可笑的策论。

  两位弟弟的策论,就如同纸上谈兵,说的是头头是道,可是根本就无法解决现在大唐遇到的困难。

  说自己为大唐解决困难,但是大唐的困难,难道是纸上谈兵可以解决的,关中百姓期待朝廷的解决之道,而不是这扬扬洒洒的空口之言。

  被本王说了,还不服气,还要和本王押上王位对赌,还有三位师傅,也是如此浅薄书生之人,父皇,本王觉得三位师傅已经不适合再在东宫了,他们没有资格教导本王。”

  “嘶...!”大殿下所有人都看着李承乾的表演,倒吸一口冷气,这自信的表情,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

  等李承乾说完,这边李世民也是好奇的问道:“承乾,你真的有解决关中大旱的办法?”

  “当然有...。”说完,李承乾从怀中掏出了高转筒车的图纸递了上去笑道:“父皇...就在青雀和恪弟,拼命用功写着自己那篇不切实际的策论的时候。

  儿臣已经在城外查看了多处湖泊,儿臣发现,关中大旱,并不是无水可用,很多湖泊中都是有水的,只不过,是水位太低了,大唐现有的筒车无法将低水位的湖水给打上来。

  如果能出现一个新型的筒车,可以将低水位的湖水给打上来,那么...关中大旱就将迎刃而解。”

  “嘶...!”李世民看着自己手中的高转筒车图纸那是又惊又喜道:“乾儿...难道朕手中的图纸就是可以将低水位的湖水给打上来的新型筒车的图纸。”

  “父皇明鉴,就是它,它的名字叫做高转筒车,是本王花了很长时间研制出来的,父皇...如果您有兴趣,我还可以给您看一下,它是怎么工作的。”

  “哦...?”李世民惊喜的道:“这里如何看?”

  李承乾笑道:“我做了模型,可以为父皇和各位大臣演示,也让某些人输的是心服口服。”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