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二六 赠书_刑侦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但秦州城周围的大地已经是渐渐返绿了。

  去年积攒下来的冰雪此时已经消融,大地上青草破土而出,遥遥望去,一片嫩绿的颜色便在眼前铺展开来,让人瞧着心旷神怡。

  过去一个冬天,入目皆是灰色褐色,连一点儿新绿都瞧不见,这等景色看得多了,心里也是压抑沉重,而此时扫一眼眼前这般景色,顿时便如同胸中的浊气被吐出来一般,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所以此时虽然离着踏青的最佳时节还有一段时间,但秦州城中,已经有许多人出城踏青游玩了。当然,这些人都不是寻常百姓,寻常百姓都忙着生机,此时正是春忙时节,哪有那么多的闲暇?

  这会儿出来踏青的,要么是城中大户人家的女眷,要么便是那些颇有闲暇的富家子弟或是文人士子。

  此时,城外风景不错的那个地界儿,都已经被他们给占据了。或是在山坡下,或在林间,或在溪旁,他们在地上铺上席子,搭起帐篷,周围围起围帐,以防被别人瞧见。而后便在其中升起篝火,熏烤野味,宴饮作乐。有那颇有雅兴的,还乘兴吟诗作赋,以助酒兴。

  此时万历五年,正是大明朝最煌煌盛世的时候,民间也是颇为富裕。此等景色在全天下各处城池的周围,也都能瞧得见,秦州自然也不例外。

  虽说秦州不算是什么特别富裕的,但有钱又有闲的人总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此时,在秦州向东的官道旁,正有这么一群人正在宴饮。在离着东城门大约六七里开外的那一段官道的北边儿,是一片景色还颇为不错的山坡,山坡上嫩草依依,有小溪穿过这片空地,并且一直蜿蜒向下,小溪的下游将官道切割开来。官道上有一座小桥,便搭建在这小溪之上。而小溪的上游,两侧遍植杨柳,此时杨柳枝头,也是新绿绽出。

  这一群人便占据了官道北边儿,山坡下面这一片地界儿,他们在小溪两侧铺了席子,在上面摆放了小几软垫,而后每人一张小几,席地而坐。小几之上,有酒有菜。

  有酒有菜不算稀罕,毕竟这春日里出来宴饮的,谁不得喝酒吃菜?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没人面前的小几上,还都摆放了笔墨纸砚,似乎随时都要吟诗作画,舞文弄墨一般。

  这些人,大约有二三十个,有男有女,其中大部分都是男子。男子都穿着阑衫,瞧这打扮,应该是有功名的文人士子。而那寥寥无几的几位女子,则都是戴着面纱,看不清楚长相。只是她们身边都有侍女伺候,想来家世还都算是不错,出身应当是非富即贵。

  这些人聚在一起,欢呼畅饮。他们不但喝酒,而且还吟诗作赋,文人士子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大致是脱不开这个环节的。

  一个是酒,一个是诗,乃是最最关键的两样事情,不可或缺。当然,若是有才情相貌身世俱佳的美人儿,那就更好不过了。

  他们作诗,自然是不能随便乱做的,诗会中也有诗会的规矩,若不然,大伙儿想到什么便做什么,岂不是乱套了?

  通常来说,这种文人士子的聚会,多半会推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或是身份尊贵,或是在众人中颇有一些才名。这个人不一定是组织诗会的,但却是负责在诗会中出题的。他出个什么题目,大伙儿便是按照这个题目来作诗。

  所作诗文的主题,大致是要扣在这个话题上的。

  而这一次,他们这次诗会,出题之人却是一个女子。

  虽然是个女子,但她在众人之中,隐隐然竟是居于首位。这可是颇为罕见的事情,大明朝,终归还是个男权社会。

  \t

  。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