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五分之一_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钟繇一声“考试正式开始”,一身白衣的戏志才这才看起考卷,与其他一拿到试卷便匆匆开始看题的士子格格不入。

  显然他对于这科举考试信心十足,榜首状元的位置已经被他视为囊中之物。

  此戏志才并非当年那位在曹操手下效力的那位。他们只是单纯的刚好姓和字一样,好在至少有个名是不一样的。

  刚刚问徐邈科举考试能不能提前交卷的正是他,在他看来这科举考试的第一场经义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然后戏志才做着做着就发现这问题逐渐不对起来,再抬头看看其他的士子,有些头上都已经开始在冒冷汗了。

  戏志才原本稳操胜券的内心渐渐地有些不淡定了。

  将目光继续放在眼前的考卷上,看向下一篇文章和问题。

  【该文章第十三段落的“晚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戏志才顿时傻了眼,不是说考经义吗?怎么跑来问这个晚安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戏志才反复在心中将这篇短小的文章通读一遍,推敲了许久,这才在考卷上进行答题。

  “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的社会处于黑暗动荡的环境……

  戏志才十分不满意自己答题速度,可是与周围那些士子一比较,显得快上了许多。

  考官在经过戏志才身边的时候,对其倒是高看了一眼。

  考官在这场中来回踱步巡视,考卷上的题目什么的都看了个七七八八。他发现自己能够答出来一些,但是后面那些高难度问题,他也答不出来。

  当年学的那些东西,都不知道忘给谁了。

  鬼知道这出题之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上学的时候做过些许经义题目,但从未见过如此刁钻的。可是现在这出的这种题目,还真是小刀捅屁股,给他开眼了。

  戏志才现在心里也没有了底,不知道自己写的那些对不对。在彷徨与忐忑之中迎来了第二场明算的考试。

  此时还是三国时期,并不像是明清一般对于算术不怎么重视。

  这个时代的士子对于这些知识多多少少都有些涉猎,就像是一个算学名著也是就在那段黑暗动荡的年代诞生的。

  时间就在他们不经意间缓缓流逝,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场科考,策问。

  此时参与科举的人数少了不少,有些是作弊或者违规操作被请出考场,而有的就是自己放弃了。

  一些士子心性不行,遇到这种困难的题目更是没有什么准备,心中惴惴不安。

  但是又贱,考完试之后不顾内侍们的三令五申不要对答案,非要和内侍们反过来,去和那些士子对答案。

  这不是贱又是什么?对完答案后,发现自己与大部分人都不一样,瞬间完蛋。

  不少人直接崩溃,选择主动退出科举考试。

  ……

  戏志才在看见策问考卷的时候,只有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