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八章 请借先生骨头一用_庆余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原来对这些事情也是如此清楚,低头应道:“是的。”

  “数月前,承乾赴南诏,一路上多承那个王十三郎照看。”太后的眼神宁静了下来,“如果他是范闲地人,那我看……安之这个孩子不错。”

  太后继续缓缓说道:“太子将王十三郎的事情已经告诉了哀家。”这位老人家叹了口气:“几日来,太子一直大力为范闲分辩,仅就此点看来。承乾这个孩子也不错。”

  长公主点了点头:“女儿也是这么认为。”

  太后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陛下这几个儿子各有各的好处,哀家很是欣慰,所以……哀家不希望看着这几个晚辈被你继续折腾。”

  “女儿明白您的意思。”长公主平静应道:“从今往后,女儿一定安分守己。”

  “这几年来,陛下虽然有些执拧糊涂,但他毕竟是你哥哥。”太后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眼神里满是浓郁的悲哀与无奈,看着自己的女儿。许久说不出话来。

  长公主微微侧身,将自己美丽地脸颊,露在微暗的灯光之下。

  太后举起手掌,重重地一记耳光打在了长公主的脸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长公主闷哼一声。被打倒在地,唇角流出一丝鲜血。

  太后的胸膛急速地起伏着,许久之后,才渐渐平静下来。

  不清楚范闲是否已经对宫中的局势有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判断。如果他清楚这一点,那么一定不会选择进入皇宫,当面对太后陈述大东山的真相,并且交出陛下地亲笔书信,还有那枚玉玺。

  在这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当中,范闲必须承认,自己那位岳母娘所做的选择,是非常简单明了而又有效果的规划。只要陛下死了,那么不论是朝臣还是太后,都会将那位越来越像国君的太子,做为第一选择。

  从名份出发,从稳定出发,都没有比太子更好地选择。

  而太子一旦登基,尘埃落定之后,范闲便只有想办法去北齐吃软饭了。但眼下的问题是。范府处于皇宫的控制之中。他的妻妾二人听闻都已经被接入了宫中,他便是想去吃软饭。可也不可能把干饭丢了。

  老李家地女人们,果然是一个比一个恶毒。

  范闲一面在心里复述着老婊子这三个极有历史传承意味的字,一面借着黑夜的掩护,翻过一面高墙,轻轻地落在了青青的园中。

  这是一座大臣的府邸,虽然没有什么高手护卫,但是府中下人众多,来往官员不少,从院墙脚一直走到书房,重伤未愈的范闲,觉得一阵心血激荡,险些露了行藏。

  在书房外静静听了会儿里面的动静,范闲用匕首撬开窗户,闪身而入,触目处一片雪一般的白色布置,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一反身,扼住那位欲惊呼出声地大臣咽喉,凑到对方耳朵边,轻声说道:“别叫,是我。”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