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我推出来的公式,和书上的不一样_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着,自己能够与前人的结论出现一些出入。

  毕竟在科研问题上,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之说。

  只有超越了前人的结论,自己才有可能在该方向上取得突破。

  当然,书籍上和论文中的研究成果,不是那么容易推翻的。

  一番计算下来,所有的数据和公式,徐佑都和上面保持一致。

  “嗯?等一下!”

  这个时候,徐佑突然发现。

  在液膜流量分布的理论表达式上面。

  自己所推导的公式,竟然真的和资料上的公式,有了一些出入。

  徐佑并没有马上感到兴奋,而是先去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推导过程,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所在。

  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级别的学霸,当你做出来的结果,与标准答案不同时,不可能马上就认为,是标准答案错了。

  即使对自己再有信心,也肯定是得再好好确认一下的。

  “我的推导,确实没有问题。”

  徐佑仔细的检查了几遍自己的推导过程,确认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当徐佑去分析资料上的公式推导过程时,也是同样没有问题的。

  “原来是因为,我在里面多考虑了一个射流参数啊。”

  在原有的公式中,这个射流参数并没有出现。

  徐佑觉得,并不是这个射流参数毫无意义。

  只是可能这个射流参数带来的影响太小,被直接忽略掉了。

  徐佑也并没有发生去认定,这个射流参数到底会对结果有多大的影响,到底是否应该忽略。

  但徐佑想起了,上一次帮王相武解决量子相变的课题时,出现的误差问题。

  仅仅是一个误差微小到可以忽略的近似过程,在经历了放大之后,也可以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徐佑决定,先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意见。

  在这之后,徐佑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完成了对整个问题的分析,包括各种公式的推导。

  “果然,在后面数据处理中,也是有放大处理的!”

  通过缜密的思考与分析后,徐佑注意到,这个问题与上次王相武的实验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射流参数,如果不忽略的话,得出的数据结果将是更精确的。

  而这,很可能是设计出新型液膜冷却系统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就是通过软件模拟,来仿真整个冷却的过程。

  徐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息学的重要性。

  虽说软件模拟与实际实验的结果,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

  但只要模拟的精确度足够高,这绝对是一个比实际实验高效得多的方法。

  通过软件模拟,徐佑将包括液膜的形成、主流的夹带、推力室的液膜冷却、液膜冷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等过程,完整的模拟了出来。

  这样一来,徐佑就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在各个参量改变时,对于每个过程产生的结果,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佑根据各项数据的反馈,思索着如何去设计新的推力室冷却结构。

  不知不觉中,徐佑再一次进入到了,那种神奇的心流状态之中。

  在心流状态下,徐佑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大脑的状态达到了最高的水准。

  渐渐的,徐佑终于将脑海中零散的链条,逐渐拼接到了一起。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