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7章 我们不仅没在怕,甚至还有点想笑_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度。‘东日’是一项非官方的项目,与ITER并无关系,且因为自身的探索性质,项目充满着很多的未知因素。我们愿意独自承担‘东日’项目的风险,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严格按照ITER的要求,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这封回复中,我们已经给足了面子。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的话。

  那就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跟其他国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你们连合作项目分配的任务都完不成,还妄想着白嫖我们的技术?

  真是脸都不要了啊。

  收到了华夏的回复之后。

  白头鹰也只能无能狂怒,对我们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威胁将我们在ITER项目中除名。

  对于这个“威胁”,我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恐惧,反而还有点儿想笑。

  因为ITER项目,本来就是一个实验性质的项目。

  ITER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氘氚放电自持300~500秒,预期功率到500MW。

  即使达到这个目标,整个核聚变装置,也是没有任何商用价值,并且是一个终将拆除掉的项目。

  要不是因为我们承担了项目中的重任,这个组织恐怕早就已经提前解散了。

  既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全自研技术的重大成功。

  ITER对我们的意义,已经是小之又小。

  结束了第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之后,徐佑继续带领着整个项目组,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总结第一次实验,并找到在实验进行到两千秒之后,各项数据开始出现波动的原因。

  虽然数据的波动范围不大,仍处于安全的范围之中。

  但相比前两千秒,这样的波动还是存在一定的隐藏风险的。

  另一个事情,就是开始进行强化版“东日”的设计。

  初版的“东日”可控核聚变装置,舍弃了外部的磁体,仅仅依靠内部等离子体产生的磁场,进行对自我的磁约束。

  这让装置的体积小了很多,但与此同时,磁场相对没有那么强大。

  在放电功率上,甚至没有超过传统的托卡马克装置。

  但如果再加上外部的磁体,让两个磁场能够正向的叠加的话。

  装置对于内部等离子体的约束能力,将更为强大。

  这样一来,装置将可以实现更强烈的核聚变反应,放电功率也将更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东日”项目组针对这两个任务,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两项任务看起来并不复杂,实际进行中却是充满了挑战。

  即使在磁约束的作用下,装置内壁材料的温度远在熔点之下。

  但长时间的高温,也会让材料出现一些微小的性质变化。

  这样的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在磁场的叠加上面,如何让两个复杂的磁场能够很好的配合,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为此,徐佑多次利用大脑仿真模拟的技能,对整个过程进行着模拟。

  但受到自己脑力的限制,在一些对计算要求非常高的地方,以徐佑现在的脑力,还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庞大的计算。

  有了之前的教训,徐佑并不敢再轻易的去突破自己的极限,超负荷使用自己的脑力了。

  这个时候,徐佑想起了那个计算能力极其强大的海岛人工智能。

  请收藏:https://m.bq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